5月24日,安徽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安徽省体育局、安徽省教育厅联合下文,命名八所高校为安徽省首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我校名列其中,被列为板鞋竞速、蹴球、陀螺等3个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的基地。
1月12日,省民委民族二处四级调研员陈学雷,省体育局群体处四级调研员张勃勃市委统战部调研员李枫、民族事务科科长许小丽等陪同来到我校进行考察调研,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杨和健、副院长张俊、党总支副书记刘双四以及部分教师参加了考察调研会,杨和健主持会议。
杨和健对陈学雷一行来校考察调研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省民委、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和市委统战部对我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介绍了我校自2014年以来与原黄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委统战部展开密切合作,代表黄山市参加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及其邀请赛并取得的优异成绩(其中板鞋竞速、蹴球、陀螺、押加等四个项目曾获得过全省一等奖),以及目前我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础、场地器材、教练员队伍、组织管理、少数民族学生等情况。调研组一行认真听取汇报,并参观了我校体育场地场馆,对我校给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保障和赛事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
据悉,在高校建立训练基地,是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我省群众性民族体育运动开展,选拔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后备人才,提高我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水平,提升竞赛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训练基地建设,将进一步活跃高校青年学生体育文化生活,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形式和手段,共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铸牢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撰稿/摄影:体育学院 王庆庆;审核:体育学院 杨和健)